—两会学习心得中国的将来取决于农村进展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农民问题谈了多年,但今日再谈农民问题,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进展及前途问题。解决农民问题,进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进展、减少贫富不均、缩小城乡差别、改革农村体制的关键所在。农业停滞不前,农民收入不见增长,是中国近年进展中出现的问题。粮食生产由于农民种粮不赚钱,几年来呈下降趋势。不赚钱的原因在于粮价上不去,而种粮成本不断增加(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费等)。农民种粮一年下来,刨去成本,不计劳动力,也只能持平。若遇灾年,种粮越多,越赔本。种粮不赚钱,除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外,还大大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导致农民弃田不种,外出打工。其后果,中国粮食产量一直下降,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拿 20xx 年来说,粮食耕种面积比 1998 年减少 15。同时,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大大落后。就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来说,近几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xx 年的农民收入比1997 年人均减少 100 元左右。农村是可持续进展的动力源中国经济进展至今,是否能在当今基础上,按此速度可持续进展下去,已成为学术和实践中一个颇为受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城市消费无力,市场疲软,轻工业、家用电器产品滞销。而与此同时,农村 8 亿人口中拥有电视机等消费品比例却非常之小。农村家庭中几乎少有家具陈设、厨房用品、卫生设施。而建材工业在农村的市场则微不足道。农村的基础设施开发,如水、电、交通、通讯,都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开发农村市场,是中国在今后 30 年经济可持续进展的关键所在。应该说现在进展农村经济的条件,远优于 1978 年中国改革伊始。假如说七八十年代的进展农业战略是为了积累资金,进展工业的话,那么今日工业积累了的资金,就应该可以用于进展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的再次起飞,将支撑着中国今后 30 年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如同中国的经济奇迹,今日的中国贫富不均,已举世公认。这已成为今日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必将涉及到中国执政党的信仰和执政基础问题。进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这不光是农民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是执政党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国家问题。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不是要再 打土豪,分田地 ,而是执政党如何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政策权力,对社会进行更公正的再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