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学习活动,是我加入这个党支部以来的第一个学习活动。以两会内容为主题,全党支部分为四组,分别以各个题材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整个活动的筹备到展示的所有阶段,我们互相讨论,分享思想,妙趣横生。我们第一小组所负责的题目是房价问题。觉得很遗憾也觉得很愧疚的是,由于私人问题,我不能完整参加小组讨论会议。还记得那天晚上,某人佯装恼怒地瞠着眼睛瞪着我,问“”道: 你怎么无故缺席?! 当时只觉得一股深深的委屈怒涛般扬起。一时辩驳了很“”“”……多: 我向谁谁请假了 、 我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脱不了身但事后回想,却又感到无尽的苍白。苍白的是自己的辩驳,苍白的更是自己。后来,应承某人负责想出一个好的成果表现形式时,自己的心也是惴惴的,惟恐不能弥补自己的怠慢。苦思冥想后,想出了以配音形式组织一场辩论赛。想法有幸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心自然兴奋。辩论赛也是我的至爱,讨论时便更加卖力。我们第一小组的成员都是敢想敢言的人,回想那一天,思维激烈碰撞,溅起火末儿无数。我们分析可行性,我们确定方向,提出辩题,我们明确分工,每一步都经过众人推敲。然而,事情总是想脱缰的野马,你永远也无法推断它会往哪边撒足。初定的辩题经过查证,变得无比棘手。我们决定紧急更换辩题。新的辩题确定了,但我们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事情仅仅只迈进了一小步。由于是以配音的形式,我们的辩词自然得符合视频人物发言的时间。定稿恰是最最关键也是最最艰难的阶段。可是,作为理论上最了解整个流程、熟知整个规划的我,却无法配合大家的工作。我们的一直无法出来。那时候的我,以为只要我们在星期五那天将辩词写完,再录好了音,此事就休了。我现在还记得自己在星期五录音结束后心中的侥幸。那时,我还想,怎么事情比想象中容易多了?殊不知作为节目的提出者的自己,下意识为了兼顾琐事而将事情只套了个形式,将就行事罢了。我一向负责舞台的音乐灯光控制,讨厌形式化,对内容一向要求严格,但这次竟犯了自己最最厌恶的错。到我醒悟过来,已是星期天的傍晚。那天的成果展示,我们的视频遭到了一些善意的批判。说真的,那些我之前都想到了,但有很多事情都得归咎于我自己贪图简便,下意识地简而化之,心中口中甚至侥幸地期盼“”着 形式取胜 。其实,很多事情跟舞台展示一样,从来简便不得,台上的三分钟可以轻易毁掉台下的十年功。综观四组,哪一组不是创意十足、用尽心血?那一晚,我深深地感到我身在这个支部、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