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价值观探究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价值观探究_第1页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价值观探究_第2页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价值观探究_第3页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价值观探究摘要:中国儿童文学伴随着中国的历史产生、开展,在外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形式各异的题材和风格迥异的内容塑造着一代代的中国儿童。儿童文学作为成人的思想载体,从不同的角度映射出了中华民族的开展历程和价值取向,显示出鲜亮的民族特点。在这些文学作品影响下的中国儿童,亦或说是中国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了相似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本文以汉族童话故事《碧玉蝈蝈》为例,依据前人对民族价值观含义和分类的解读,对《碧玉蝈蝈》所表达的典型的中国传统民族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更好地认识儿童文学对儿童心理成长所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为儿童健康地成长制造出更好的人文环境和开展方向。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民族性;社会环境;价值观一、绪论“儿童文学是一类专门关注‘幼小者’精神成长的文学”〔李利芳,2024〕,它是成人亦或是成人社会为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手段之一。不管是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还是当今浩如烟海的印刷读物,中国的儿童文学跟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始终没有脱离社会的价值取向,孜孜不倦地通过情节设置、人物命运等要素向儿童传递着成人对事物的认知和对儿童的希冀。中国的历史漫长而复杂,政治环境跌宕起伏,建立在政治、经济根底之上的中国文化也经历了曲折的开展,使得儿童文学不同程度地映射出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领域中价值观,对当下历史的探究与其自身思想意识的成长与改变。这种鲜亮的民族性,不仅表达在中国儿童文学与世界儿童文学的比照中,也表达在中国儿童文学内部各个少数民作品迥异的风格中,在儿童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着深刻而又久远的角色。在以往的讨论中,除王泉根〔2024,2024〕、张锦贻〔2024〕论述了儿童文学在开展中的形态、特点和表现之外,其中涉及到儿童文学中的价值观的讨论的,又有李利芳〔2024〕、王妙〔2024〕等人。他们的作品曾论述过中国儿童文学在儿童与儿童之外建构的自身的价值取向,也曾以国外的作品为例,探讨过儿童文学中的人生價值观〔王妙,2024〕。但在论述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民族价值观方面,仍亟待进一步的补充。黄蓓佳〔1955〕所著的《中国童话》以 20 世纪 80 年代郑硕仁和顾乃晴〔1989〕编写的《中国童话》为创作底本,从一百多篇中国民间童话中编选加工,加以拓展、丰富,写就了十个各具特色的中国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