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究的发端摘要:1956 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国内外大事频发,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出现了严重失误,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要开始。面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苏为鉴”的方针,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论十大关系》因此出台,此后一直是党政领导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对这篇经典著作的学习,可以再次稳固党中央关于调查讨论的理论成果。关键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开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平安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养、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这些矛盾的存在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还在进程中,还没有到安心享受果实的时候,还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解决这些矛盾。一、《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改革和政治建设改革两局部。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开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方法来支撑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开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开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怀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稳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在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