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要求要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适应形势的进展,把我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高层次的办学目标,老师是关键.因此,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养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老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观念,加强沟通讨论,真正把素养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 教学讨论理念 “”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进展 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老师作为讨论的主体,讨论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讨论型的老师群体。 三、 组织形式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主。 四、 教研活动内容: 深化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究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老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推动校本课程建设步伐。 五、 教研活动时间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术科组、通用技术科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组 3.周二下午:英语科组 4.周三上午:体育科组 5.周三下午:化学、数学科组 6.周四上午:历史、历史与社会科组 7.周四下午:语文、物理科组 8、周五上午:生物、音乐、科学科组 9、周五下午:美术科组 10.双周周四下午第八节:文基/理基 11.双周周五下午第八节:校级学习(以科组为主) 12.业余时间:以学校网站为基点,充分展现老师个人的教学风采。 六、 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论指导、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讨论、实践探究、区域沟通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倡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老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制定个人教研计划、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上不少于 1 节讨论课,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达 8 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 12 节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达 25 节,校极领导每学期听课达 30 节以上。老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10 篇,讨论性论文 1 篇。 (2)同伴互研: 以老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