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改、法规测试(山香内部资料)(满分 150 分,时间:1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0.5×31=15.5 分)1.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 ( )原则。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2.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3.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是( )A.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 B.行为产生的条件 C.行为的标准 D.具体目标 4.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 )提出申诉。A.法院 B.教育行政部门 C.公安机关 D.学校5.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6.《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7.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8.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年龄阶段,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是( )A.孔子 B.柏拉图 C.裴斯泰洛奇 D.亚里士多德10.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A.学校校园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11.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课C.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D.校外活动12.在教学组织形式中,个别教学的最大优点是(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C.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13.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14.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15.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16.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17.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斯霞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