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保护与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摘要:我国 1989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去年 9 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至此,我国已经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6 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 9 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29 项,制定环境标准 364 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起步比较晚,而且我国历史以来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加上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环境相关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跟不上社会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的现实越来越突出,本文试从分析《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入手,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一点薄见。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完善;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2009 年 3 月 28 日晚上 8 点半,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熄灯一小时”活动在全世界 64 个国家和地区 1189 个城市举行,其中包括中国的一些城市,这是近来人们关注地球环境保护的又一次大型活动。进入到 21 世纪,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从英国工业革命到今天,200 多年过去了,人类不断从自然界中大量索取资源,同时破坏和污染环境,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速度和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人类的破坏性反馈,极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损失越来越大,中国是受环境破坏和污染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天文数字。人们渐渐从人类造成的自然灾害中醒悟,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大加快和加强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立法,以及国际合作,环境保护走向了现代意义上的法制化。一、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地球气候最突出的特点。世界 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地球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仅仅从大气来说,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地排向大气层,今天人类甚至改变了 65 万年来大气的组成,二氧化碳现在达到了 387PPM,比工业化前高了 38%,地球气温一年比一年高,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南北极冰川融化超出预计,许多物种因为气候变化而灭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认为到 2050 年,全球变暖每年将造成 3000 亿美元的损失。气候是没有国界的,污染也常常是没有国界的。据相关机构预计,我国70%左右的能源是煤炭,加上石油等,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