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求之,袁了凡早年遇到过一个算命先生,这个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 14 名,府考能考到 71 名,提学能考到第 9 名。结果第二年的中,果然如这位先生所料,考试的名次分毫不差。后来,这位先生又接连给他卜了几卦,每次都算对了。于是了凡请教此生的命运,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无子,半生无福。因为算命先生的话屡屡应验,所以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你虽然命中注定没有多少功名,也没有儿子,但是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周易》这本书就是用来趋吉避凶的,假如命运不能改变,那何来趋吉避凶《经》里也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要自己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忤逆天道,要自己为自己增加福祉。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不要有什么宿命论的包袱,说谁谁就注定有福,谁就注定无福,这都是可以改变的,人的福气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行得来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人才能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第二篇,改过之法春秋时期,有很多的先知,他们通过观察一些人的行为习惯就能推断出他接下来的祸福吉凶,《左传》里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泽,坏事多就有灾难。相对于做好事来讲,不做坏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错误,是猎取福报的第一步。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了凡认为,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一是羞耻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王阳明曾言自己的学说是致良知之学,这个致良知就是羞耻之心。匪盗被王阳明关押起来,让他们脱掉衣服的时候,他们依旧会不好意思,这就是羞耻心。所谓敬畏之心,就是说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会太出格。第三个是发勇之心,就是说,人意识到错误之后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要勇于改正错误。比如,意识到每天熬夜是一种坏习惯,知道不对,但是就是不改,这样是万万不可取的。天下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错误,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反省,努力更正。第三篇,积善之方《易经》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累善德的家庭一定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是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是积阴德。《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假如你今日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