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趋淡薄,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但是到底在什么条件下记忆才淡薄的呢它有什么规那么可循呢法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501909)在 1885 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实验讨论的最多领域之一。一。艾宾浩斯有一个实验结果绘成的图表,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曲线。他曾用三个希腊字母拼写成无意义音节,以此作为记忆的对象,在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有意义的词是不允许的,因为有意义的词会引起不同联想。他把那些无意义的音节,每 8 个分为一组,共分为 8 组,把自己作为被试者,测定完全记住所有音节需要多少时间,结果大约用了 1000 秒。过了 20 分钟,把相同的内容再重复一遍时,缩短了约 580 秒,用百分比表示那么称省时率,即 20 分钟后的省时率为 58%,与此相反,遗忘率是42%这条曲线说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慢下来,一个月之后的后的省时率大约为 20%。记亿与遗忘既然有规律可循,我们就可以把握它,提高记忆效果,有效地同遗忘作斗争。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其结果虽然有出入,但曲线的运动规那么八九不离十。实验结果还说明,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制约,也受其他因素制约,如识记材料的意义、数量、序列位置,人们的学习程度以及生理、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