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建立双创分析仪器培训体系摘要:随着创新创业国家战略的深化推动,加强培育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老师的普遍共识,随之而来的国家战略层面上高校实验室继续扩大开放、实验设备不断购买新建、实验项目不断扩充完善,涉及到的相关各类分析仪器培训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亦大大增加。面对这种新形势,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上加大力度,结合现代计算机与网络软硬件技术在仪器使用培训活动、管理和使用上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对仪器运行及实验室准入进行硬件化的强制性干预。在此信息化系统构建的一系列软硬件平台之下,实现了教学科研活动通知、、运行以及后期相关过程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回馈,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双创分析仪器培训与使用体系。关键词:分析仪器;培训体系;网络信息化;双创Keywords:analyzingequipment;trainingsystem;networkinformationization;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ship一、前言及改革背景實践动手能力是运用现有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如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在车库里动手做出了最初的 PC 雏形,马斯克则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拆卸讨论汽车引擎。我国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据麦可思讨论院发布的报告:约42%的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最应加强实践能力培育[1]。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满意率则高达 70%[2]。笔者在教学和科研活动时也常遇到类似情况:如博士讨论生不会动手接气瓶,不会给设备连接冷却水管等。大学生依专业不同,具体实践动手能力的表达多种多样。化学化工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表达之一是利用成套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能力。仪器分析技术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引领了化工技术的进展,同时渗透入物理学、医学、材料、电子、机械等多个专业[3]。在工科化工化学类本科教育阶段,需要建立和社会相适应的分析仪器培训及实验室体系,提高学生仪器操作能力,扩大视野,夯实专业基础。高等院校在最近几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分析仪器[4],以四川大学化工学院为例,自 2024 年以来,我们陆续购买了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原位红外、微波诱导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等一系列高档分析仪器。添置此类仪器设备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升我们的科研实力,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