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范文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悠远而灿烂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历史上佛教是属于外来宗教,汉代时传入中国。它在中国也是最主要的宗教。事实上,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只限于宗教,它产生的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大大超出了宗教之外。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上佛教就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法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同时,佛教主动吸收和融入本土的思想文化,迎合统治者的需要,接受本土法律的规制。因此,佛教的教义和戒律也深深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烙印。 一、佛教从汉代传入至唐代鼎盛,先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教是在与儒家思想几百年的冲突与融合中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当中的。到了唐代中后期的禅宗一枝独秀,佛教又进入到了一个“中国佛教”的巩固阶段。纵观历史,我觉得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法律的重心所在,历朝历代的法典都对此有详尽的规定。佛教也用因果报应替君王辩护。隋文帝公开宣扬“我兴由佛法”,换言之就是“君权佛受”。隋炀帝自称“总持菩萨”,武则天自称“金轮皇帝”、“圣母神皇”。他们的目的都是想借用佛教来维护其专制统治,维护封建法律制度。 2、预防犯罪。在中国封建社会,塑造伦理型社会人有两种教育模式,在上层社会是以书本教育为主,辅以善恶报应的训导,在下层社会是以善恶报应训导为主,辅以绅士的影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都接受善恶报应观念的教育,每个人从小就对善恶报应观念都有深刻的了解,懂得要想摆脱轮回,就必须行善积阴德,否则就会遭受惩处。为了教育子孙,千百年来,人们编了许多善恶报应的故事,常讲给子孙听。这类故事,听得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起到预防犯罪的效应,有力地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加上佛教有许多清规戒律,尤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内容的“五戒”著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犯罪的作用。 3、扼制官吏的暴虐行径。古代中国出现过许多酷吏、贪官,由于他们的存在,加深了社会的黑暗。不过人们也不应忘记,许多本该成为贪官、酷吏的官吏,由于信奉因果报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从而减轻了老百姓的痛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与封建法律的立法目的相符合,因为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