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合同标准文本本合同目录一览1.劳动者权益保障1.1职业安全1.1.1劳动场所安全1.1.2劳动设备安全1.1.3劳动操作安全1.2健康保障1.2.1健康检查1.2.2疾病防治1.2.3心理健康2.用人单位责任2.1安全健康管理2.1.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2.1.2安全设施配置2.1.3安全培训与教育2.2健康保障措施2.2.1健康检查安排2.2.2疾病预防与控制2.2.3心理健康关怀3.劳动者义务3.1遵守安全规定3.2正确使用设备3.3参与安全培训3.4报告安全隐患4.合同期限4.1生效日期4.2终止日期4.3续约条件5.违约责任5.1用人单位违约5.2劳动者违约6.争议解决6.1和解6.2调解6.3仲裁6.4法律途径7.合同的变更与解除7.1变更条件7.2解除条件7.3变更与解除的程序8.保密条款8.1保密内容8.2保密期限8.3违约泄露的后果9.合同的生效、终止与继承9.1生效条件9.2终止条件9.3合同继承10.其他条款10.1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0.2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10.3劳动者的义务与责任11.附件11.1安全管理制度11.2健康检查安排11.3安全培训与教育资料12.合同的签署与保存12.1签署程序12.2保存方式12.3查阅与复制13.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3.1适用法律13.2争议解决方式14.合同的签署日期与地点14.1签署日期14.2签署地点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劳动者权益保障1.1职业安全1.1.1劳动场所安全(1)用人单位应确保劳动场所的建筑结构、设施和设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防止因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原因造成劳动者人身伤害。(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直至消除安全隐患。1.1.2劳动设备安全(1)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劳动者人身伤害。(2)用人单位应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使用劳动设备,未经允许,劳动者不得私自操作设备。1.1.3劳动操作安全(1)用人单位应制定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劳动者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2)劳动者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用人单位。1.2健康保障1.2.1健康检查(1)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从事相关工作岗位要求。(2)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应当配合用人单位完成健康检查。1.2.2疾病防治(1)用人单位应关注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对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及时采取治疗和康复措施。(2)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疾病防治制度,加强劳动者的疾病预防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健意识。1.2.3心理健康(1)用人单位应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2)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第二条用人单位责任2.1安全健康管理2.1.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1)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2)用人单位应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修订,以适应生产实际情况的变化。2.1.2安全设施配置(1)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2)用人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其有效运行。2.1.3安全培训与教育(1)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2.2健康保障措施2.2.1健康检查安排(1)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确定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周期。(2)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健康检查时间,尽量减少对劳动者正常工作的影响。2.2.2疾病预防与控制(1)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疾病防治制度,加强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疾病预防意识。(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2.2.3心理健康关怀(1)用人单位应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为需要帮助的劳动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2)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第三条劳动者义务3.1遵守安全规定劳动者应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