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禅门的雅操杨增权,字古月,号红螺山人,静悟斋主人。1938 年生于北京。曾任北京红螺文化书院副院长,现任中华书画艺术讨论院副院长,徐悲鸿、张大千艺术讨论院讨论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书家从小书承家学,以颜体入门,遍临名家碑帖,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而不局限于传统的束缚,注重对字的气概、神韵变化探究,追求率意纯真与时代审美情趣相结合。一生酷爱书法艺术,性格坦诚直率,平淡素怀,为人和善,没有世俗浮华的习气。1987 年受业于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门下,系统地了古典书法理论、技法,在重点研习二王后,追求不即不离,刚柔相济,清劲秀逸,潇洒自然之格,书艺水平进步神速。我反复观赏他的书法作品,感觉楷书“大智若愚”,笔溯颜体唐韵,糅和进王体洒脱的灵气,显得凝重涵蓄,厚实稳健庄重。行书展现出书家扎实的书法基本功,揉碑于行,淡然老辣,具有很强的力度美感。李白《下江陵》行草作品,随着书家情感的起伏波动,笔随心致地流露出轻重、粗细、大小的自然变化节奏,线条舒展,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音韵的气质神韵。新作“静思”、“宁静致远,澹泊明志”这两幅写得大气,主要是在保持自己厚重有力行书特点的同时,吸收了一些隶书的笔意元素,形成一种行隶书体的新风貌。这两幅行隶作品字数不多,尤其是“静思”作品,在四尺三开宣纸上,书写两个大字,很不容易书写出艺术情趣的变化。作品既有丰富的书写内涵与创新,还富有节奏变化,落款“北京古月书”5 个小字,也写得流畅而富有生气,十分难得。杨先生书法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书画大展,受到艺术界的肯定。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入选《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大型书画集、辞典。杨先生应邀为“陕西妇女”等刊物题写刊名。与人合著《书法小字典》,主编《红螺山诗词集》、《全国书法老师讲习班师生作品集》,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