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的几点思考关于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进展阶段和进展水平上存在差距,客观上长期存在着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内外销标准不统一,部分内销标准比出口标准相对偏低。因为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差”,导致内外销产品质量也出现差别。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质量差异化竞争日益激烈和中高端食品市场需求的增长,消费外逃现象日趋严重,“海淘”生意却是越来越火,一场食品出口内销“同线同标同质”的“供给侧改革的质量革命”势在必行。 【关键词】内销;外销;标准统一 一、“同线同标同质”的概念 “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根据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同线”是指出口和内销产品在同一生产链条,根据相同的生产体系生产;“同标”是指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符合出口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产品标准主要按进口国(地区)标准;“同质”是指出口和内销的产品实现相同的质量水平。 二、推行“同线同标同质”的意义 一是推动食品供给侧改革速度加快。国家层面来说,推行“同线同标同质”是实施食品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缩短国内外市场由于标准和管理要求差异导致的“质量差距”和“信任差距”,能够推动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加快提质升级,优化国内供需结构,引导消费回流。 二是增强企业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企业层面来说,过去企业要按不同的标准生产国内外两个不同市场的产品,实际上增加了成本和经营难度;推行“同线同标同质”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帮扶出口企业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拓展市场空间,不仅能帮助出口食品企业摆脱外销下降的困局,降低成本风险,更能从长远意义上带动国内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内外两个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三是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更放心。从消费者角度看,通过实施“三同”工程,将出口食品的生产和监管模式复制到内销食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有效监控,以保障了“三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利于改善我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解决广阔群众反映强烈的内外销产品存在质量差别的问题,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 三、推行“同线同标同质”面临问题 一是恶性竞争激烈。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尚未形成完整的基于风险分析链条式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