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进展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进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进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呼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进展和素养全面提高,既是现代教育的必定要求,又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需求,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进展。关键词:尊重;关注;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进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心理素养正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进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进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呼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进展和素养全面提高,既是现代教育的必定要求,又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再好的身体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等,都会是脆弱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和偏狭的。因此,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需求,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进展。一、用爱施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教育的核心是尊重,我认为尊重就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班主任应该以爱为基础,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和风细雨”一般的师爱关爱每一个学生,促每一个学生健康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仔细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再做进一步深化了解后,要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辅导。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班主任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