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承担着医学生通往医师之路重要的桥梁作用,老师则是医学生向医师角色转换过程中主要的启蒙和引导者。老师的执教能力、治学作风、临床思维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也关乎到我国高素养医学人才的培育。笔者所在的科室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及讨论生肿瘤学的临床教学,多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尝试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关键词:创新教学;肿瘤学;实践能力一、深刻思考肿瘤学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大学本科期间,肿瘤学理论学习往往是穿插在各临床学科的某些相关章节之中,教学也常常并非由肿瘤专业的老师担任。有些院校的本科阶段开设了肿瘤学选修课程,学生往往也为获得学分而修,很少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因而,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另一方“面,学生在前期教学中获得的一些肿瘤学方面的知识,也常常使他们产生了 恐癌”“”症 、 疑癌症 ,这种恐惧心理也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进入阶段,医院管理“”“”部门也存在 卑视现象 ,认为肿瘤学是 小科 ,常常安排一至二周实习时间,学生也常“”常 望而生畏 ,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常规的临床知识,带教老师则感觉时间仓促,引导困难。另外,在目前社会变革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师及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临床医师本身的医疗科研工作繁重,又要担负临床教学,因此,临床带教时间和精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初入社会,各种世界观都是在形成之中,思想状态不稳定,并面临就业及考研等的压力,这些矛盾充斥着临床实习阶段,使部分学生难于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临床实践,使临床实习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转变教学模式和理念,解决这些临床教学出现的问题及现象在现时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创新与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和临床老师非常重视临床实习阶段出现的种种客观现象,深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实行各种措施,拓宽思维,激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习兴趣,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切实为实习医师通向医师之路铺垫坚实的基石。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心理疏导积极面对人生。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而凶险的疾病。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自然环境的恶化,肿瘤由罕见疾病进展成为高病死率、难治性疾病。但是随着对肿瘤的深化讨论,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也即将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所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