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摘要: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构建和调整临床课程体系,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加强见习前教育,增加轮转见习时间,建立、健全技能操作考核制度等。实践证明,基于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隨着社会的进展与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已经渐渐显露出弊端,培育的医学人才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进展需要。在 2024 年 12 月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中就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要通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培育卓越医学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4〕4 号)文件中,也相应的提出了“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育计划,探究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模式”的要求。自此就围绕如何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育卓越医学人才的大讨论也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本文从实际问题引入,就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教学模式改革为例,讨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问题。一、传统临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课程结构不合理(二)人文教育欠缺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方面是医术的研习,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医德的培育。而之前的医学教育恰恰在这方面缺失严重,人文教育欠缺。当前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医患纠纷严重。这一方面与一些品德不高的患者家属有关,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医生的人文关怀欠缺,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只考虑到患者的疾病如何治愈而忽视了患者的感受,认为针对的对象是疾病。医学应当更多的强调人文关怀,救死扶伤更多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不是为了治好患者而忽视了患者的感受。这个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实际临床实习。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简单的自然科学,不能像数学物理一样,学习期间仅仅面对冰冷的课本,这样根本无法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能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仅仅从书中,老师的讲解中,电脑屏幕的图片上学到的知识,是无法学习到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医者医治病人的身体,更有义务医治病人的心理,医学应当是蕴含着博爱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单单靠简单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医学专业知识无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阴影,更要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