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样观后感 5 篇北京榜样观后感 5 篇观后感一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这句话在我看完“榜样”专题节目之后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甚至每天早上我走在上班的路上都会自言自语这句话,它让我很振奋。整个观看过程中我是心潮澎湃的,感动的。榜样中的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职责义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老先生,104 岁,在来北京之前他刚刚做好两台肝癌手术。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感悟了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他的党龄到今年是 60 年了。在他 27 岁那年,1949 年的时候,他在上海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时,一天早上看到公路边躺着一排一排穿着衣服而睡觉的解放军战士,他想能够有领导指挥这样军队的的党,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入党之前他写过 19 分入党申请书,组织考验了他 7 年,1956 年批准他入党,他说这是他一辈子最正确的选择。他也尽可能的想为病人多做一些事情,尽他一个医生的责任,也不想辜负党对他的信任,他将用医生这个职业践行自己的誓言。 王恩东,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当你喜爱一个工作的时候,你不会感到疲劳,多花点时间,这个过程也是你自己做的。两年多的时间王恩东带领 400 多名研发人员在计算机处理器协同技术等领域,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24 年 7 月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 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试行,又经过三年的时间,2024 年中国成为了继美日之后第三个关键应用主机研制能力的国家。如今在电力、银行等国家关键行业实现了关键主机国产化,国家信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王恩东说他抽调的技术骨干大部分是党员,他们都具有奉献精神,躺椅精神,(工作累了,就在躺椅上睡一会,起来再继续工作),他们用创新研发捍卫了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主持人说,大器,我们要以大器成大事,国之所需就是我们的心之所向,王恩东的手是一双敲打键盘的手,更是一双创新的手,当一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的时候,他的生命如此宽阔。 支月英,江西省奉新县枣下镇泥洋小学老师,在大山里陪伴孩子 36 年,19 岁那年通过考试她成为了一名民办老师,她想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飞出大山,给他们希望。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山里的竹林已经长得郁郁葱葱。长期高负荷工作,2024 年的一次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她也想下山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