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车辆“隔日检的实施与推广_全效修论文导读::南京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的变革。开始在南京地铁探讨全效修模式的应用及其适应性条件。提出了轨道交通车辆隔日检的创新性维修工作模式。0 南京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的变革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早期实行的修程与修制根本是参照车辆供给商提供的维修手册进行编制的。南京地铁车辆采纳的是法国 ALSTOM 生产的沟通电动地铁列车。ALSTOM 提供的维修手册,仅根据各系统和各部件提供了以运营里程为节点的维修说明,因此,南京地铁依据维修手册和其他兄弟地铁线路的维修经验,编制了适用于南京地铁一号线 ALSTOM 列车的修程与修制,分为日检、双周检、三月检、定修、架修和大修。2024 年之后,随着南京地铁车辆的技术状态变化,开始在南京地铁探讨全效修模式的应用及其适应性条件,在 2024 年即启动了对修程与修制的重大变革,在不降低列车维护保养的质量情况下,取消原来的日检、双周检、双月检、定修,借鉴上海地铁的均衡修理念,旨在没有增加新车的情况下提高运能,对地铁一号线车辆实施全效修维修模式。2024 年,为适应地铁运营对车辆维修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车辆系统在目前电客车每日回库进行日检维护的根底上,决定进一步推动车辆维修制度改革,通过对现有的日检规程、流程进行评估、优化,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本钱的情况下,保障维修质量,提升检修效率,提出了轨道交通车辆隔日检的创新性维修工作模式。自 2024 年 1 月 7 日起南京地铁一号线既有列车全部实施隔日检。1 南京地铁车辆隔日检概况1.1 隔日检实施必要性⑴ 维修体制创新的需要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早期的维修模式是方案预防维修,分为厂修、架修、定修、月检和双周检,通过实际验证后,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车辆、材料、人工的浪费,导致车辆投运率、资源组织配置效率与工作效率都较低。南京地铁在开通初期,由于人员和检修经验方面的原因,修制等级和范围主要参照了国铁和其他地铁的维修模式。现阶段全效修,车辆运能和运用率的矛盾造成高负荷运转,车辆故障数逐渐增多;车辆配属与上线数量的矛盾,导致车辆保障压力持续增大。因此,不断创新车辆维修策略,优化现有的维修体制,保证车辆的可靠运行和投运率是亟待讨论的课题。⑵ 保障列车上线的需要随着上线列车数量的增加,现有维修体制已经很难满足供车数量的需要。全效修作业利用早晚顶峰窗口时间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车辆上线率。运营四周年后,每周一上线车辆数增加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