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模式特点及其启示(一)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模式特点及其启示(一)摘要: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兴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讨论热潮。探寻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模式和特点,对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国家、社会、高等教育机构为了对教育质量实施连续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和“灵魂”。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讨论的热潮。据来自 2001 年 3 月于“印度硅谷”班加罗尔进行的第六次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大会的信息,世界上就已经有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的国际网络,并支持它组织了六次世界性大会。教科文组织在 1998 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专门论述了质量问题,并于2001 年 9 月与世界银行欧盟等联合召开了全球化对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从发达国家的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到进展中国家的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无不把重点放在建立覆盖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上。尽管如此,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而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也基本处于“边争论,边保障”的状态。由于各国进展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不同,环境和条件各异,其质量保障也显示出不同特色。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受到社会和高校普遍的重视,不仅学术界开始探讨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开始了以教育部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这里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及特点,以期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起一种借鉴作用。一、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几种模式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有内部保证体系和外部保证体系之分,这里仅就外部保证体系加以讨论。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进展环境的差异,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显示出不同的特色。根据政府、中介组织和高等学校三种因素在质量保障体系管理中的力量对比状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大致可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型、民间中介组织主导型、中介机构与院校保证机制结合型、统分结合型等四种模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