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老师专业进展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究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老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社会各界对老师队伍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师主体作用,使老师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需要我们对新一轮老师队伍的建设进行战略思考和整体设计。而如何通过教育行政自身职能转变,以行政外部机制重构来支持老师内生动力、自主意识的进展,老师专业进展的供给侧改革是首要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一、厘清老师专业进展供给结构的三个维度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职后繼续教育转型机制的讨论与实践迫在眉睫。从基础教育进展对老师的需求来看,笔者认为,老师的进展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指老师的教育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跨学科素养、教学艺术等,大多数区县老师教育等机构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基本上是针对此部分内容来进行的。第二个维度是指老师的教育情怀,包括教育视野、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精神气质等,笔者认为这是当前老师培训必须加以关注、对老师长远进展至关重要的部分。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往往很难通过以往的培训方式得以实现,不是给老师做几场师德报告、给老师讲几次职业素养教育等就能够内化生成,而是要基于“人的进展”这个教育理念设计,更多采纳的方式是唤醒、激活、引导和支持。第三个维度是指老师的个人修养,包括个性品质、审美情趣、生活品位、人际互动等,笔者认为这部分也要予以一定的关注,我们平常在规划老师培训的时候,可能首先关注的是老师这个身份、关注的是老师的职业角色定位,却较少关注老师个体、关注其作为人本身的问题,即“怎么让老师成为完整的人”的问题。有关老师的个人修养的部分,也应该纳入到教育管理者的视野当中来,不能让老师职场专业进展遮盖了对老师生存状态的关照。二、优化老师专业进展供给结构——“五高一小”研修策略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择校不如择师”也越来越形成社会共识,有效破解“择校”难题、培育更多“好老师”成为教育进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抢抓进展机遇——京津冀协同进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逐步引进首都教育高地资源,依据老师队伍进展实际问题、兼顾城乡老师差异与需求,构建了“五高一小”城乡老师研修模式。1.高规格项目推动,从盲目走向项目,找准方向提升理论素养以往的培训总是今年请几位专家作报告、明年又换另一批专家过来,许多参训老师在听讲现场触动很大,然而培训结束后回到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