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老师“权威性”不容挑战,这种强势的压制氛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通过亲身实践完成教学内容的探究,在猎取知识的同时,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关键词:课堂搬家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大学课堂是大学生猎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大学生能力培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了实现人才培育目标,会根据课程内容按章节进行讲授,并在讲解过程中,依照课程组编写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在缺乏对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老师确定的知识提纲,学生在参加后能够运用的很少,仅仅是在结业考试中体现了其应用价值。也有的老师因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对知识的归纳和能力,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沉闷无聊,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更有甚者错误理解了大学课堂中知识容量大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满堂灌”,求其全而不求其精,造成不能按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而将其归咎于学时分配不足。以上这些问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另一维度讲,这些问题的出现折射出大学课堂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学改革中课堂模式是核心。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持 AK47 步枪现场演示拆装过程、合肥工业大学老师开通微博授课、各高校相继开设网络教学平台等等。针对这一现象,华北电力大学老师对当地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89%的学生了解这些情况,大多数同学对该类教学模式表示赞成。在多年的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尝试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经过几轮的教学摸索后,将课程内容整合归纳为专题,把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并逐步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育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将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整合归纳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普通动物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等 34 个门,囊括各种动物特征、演化进展过程及与人类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分章按节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逆反厌学的心理。根据课程结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整合归纳为单细胞原生动物、多细胞双胚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