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师模式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实践与讨论【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性非常强的专业,十分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育,在专业培育和课程设置上相关实践类课程比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也的确在培育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三维制作技术的进展,我们尝试在实践类课程中引入业师,即行业内的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参加到课程规划、实际教学、教学评价和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取长补短,将课堂教学与行业进展结合起来,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展开实践教学,同时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进行积极尝试和准备。本文主要以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模型制作》为例,探讨业师进课堂这一改革模式在实践类课程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行性,以及后续的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合作。【关键词】业师实践课程建设和改革随着浙江树人大学高级应用性人才培育目标的提出,各专业在充分结合目前进展态势和趋势、环境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思考专业培育方向和定位,从而展开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尝试,工业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也因其特点和巨大的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培育目标引导下的课程建设问题。培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出专业人才,因此教学绝对不能脱离行业,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我们的培育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快速进展的科学和技术为设计带来无限契机,也对我们的设计师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紧密对接行业的教学将会成为趋势和合作方向。《模型制作》是一门较为典型的实践类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选择在该课程展开业师进课堂的模式探究,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业师,即行业导师,是指在专業和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业师主要分两类:一是在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往往在人才培育一线奋斗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学生、专业规划、人才培育、教育理论、专业进展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论高度,能够帮助教学团队打开思路,找寻改革的突破口,规划课程内容和相关流程;二是业界资深的技术人员,他们长期工作在模型制作的第一线,对目前材料、加工技术、加工技艺、成本控制、实际操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结合理论,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能够帮助教学团队加强实际操作性,使教学落到实处。一、课程建设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