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唐文化的服装感性工学技术在服装设计方法中的应用讨论摘要: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匮乏问题,设计通过感性工学技术将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中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提出基于前向定量推理感性工学的女装款式设计技术框架,结合唐朝人物画中唐朝女装款式设计,详细论述如何创建感性语意词对与服装款式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女装款式设计效果评价提供有力依据。并且指出拓展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具有宽阔的进展前景,能更好地满足女性消费者对服装的感性需求。关键词:感性工学;唐朝女装;感性语义词对;感性需求随着消费需求提高,人们感性需求受到极大关注。服装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着衣需求,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自我满足需求和心理需求。现代服装体现工业产品的属性,服装设计也展现普通产品设计的特点[1]。设计品除满足使用者使用的基本功能外,其精神功能更为突出[2]。目前,国内设计师通常从服装材料、外观及功能的外在分析层面进行服装创新设计,这导致设计的服装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本文把消费者内在的感性意象作为切入点,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进行服装创新设计,这是对服装设计方法的一种新尝试。女性消费者对服装有着较强的感性认识,运用感性工学理念设计不同款式结构的女装,可以满足不同女性的不同感性需求。此外,感性工学作为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讨论方法,可以使服装设计从以服装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3]。一、讨论方法1986 年,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总裁 KenjiYamamoto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做了题为“汽车文化理论”的讲座,首次提出“感性工学”的概念[4]。感性工学是将消费者的感觉或意象转化为物理设计元素的科学[5],是一种立足于顾客的感受和需求的技术。然而,感性工学的實施较麻烦,需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前向定量推理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并在保证流程和数据科学严谨的基础上,结合唐朝服饰设计,构建适用于现代女装产品的设计框架。1.讨论流程2.选择唐朝服装样本唐朝服饰对中国历史文化及世界服饰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绘画以艺术形式对所处时代特征加以记录,能客观反映一系列历史现象与文化渊源[6]。本文搜集唐朝各时期的人物画,选取代表性样本 8 个(如表 1),为避开颜色影响,将代表性样本进行除色。二、实验过程1.建立感性语意词库(1)收集、筛选感性意象词对。通过头脑风暴法、网络(CCL 语料库)、服装杂志等途径猎取唐朝服装感性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