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空间的德育教育模式讨论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进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德育教学,这对于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网络的出现与进展,为广阔师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信息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开发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把网络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网络结合起来,在德育教育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资源,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构建德育管理和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的网络德育教育新模式。品德与社会是小学进行道德素养教育的基础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学生的健康进展打好基础。而网络是大部分学生放松娱乐的主要阵地,重点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所以作为学校和德育老师,要积极进军“网络平台”,争取让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中有一席之地,并且愈来愈大,让网络空间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结合学科内容,创建德育网站开辟网络德育课堂首先要创建德育网站,这是从事网络德育工作的基础。德育网站的内容设计要区别于传统教材,不仅要丰富多彩、有新意,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除了网站建设,还要开辟网络德育课堂,建立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德育资讯,利用网络基地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塑造美好心灵。可以在网站上设计虚拟校园、虚拟家庭、虚拟社区等,通过虚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做人的道理,达成道德认知;还可以设置互动频道,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学校信箱、知识之门、时政追踪、德育短波、网站链接等栏目也可以拓展德育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爱好在网站上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德育客体变为主动进展的德育主体,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成认知,形成能力。二、建立班级网页班级网页是班级网络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老师可以辅导学生自己创建班级网页,这样既能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通过班级动态、社会时事、道德事件、学习资源、沟通讨论、心灵独白等栏目设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满足学生道德需求,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网络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