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素养教育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力配合,群策群力才能抓好。高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培育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高校培育出来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工作在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影响到社会经济进展的未来。因此,要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能力素养,使之成为新一代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节约型社会对人才培育的要求。 一、 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教育 ,着重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是灵魂。江泽民同志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养,思想政治素养是重要的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养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养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养,它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我院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进行树立 为人民服务 观念的教育,以促使大学生保持 不要问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要问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的良好心态,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真正有用的人。二“”是坚持进行 集体主义 为核心的道德素养教育,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三是坚持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教育,紧跟时代要求,牢固确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大学生头脑之中,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我院在上级党委和院团委的指导下,组织并成立了青年学马列小组、邓小平理论讨论“”会、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讨论会等理论学习社团,且充分利用了我院网络平台开展理论宣传,进行学习动员;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沟通,培育理论学习骨干并通过团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化。组织了师生们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等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既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他们自身思想修养的升华,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学院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二、 加强专业素养教育,着重培育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三、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着重培育大学生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人文素养教育即教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是大学生成才之基。人文素养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