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笛子曲谱《姑苏行》创作背景《姑苏行》笛子曲谱《姑苏行》乐曲鉴赏《姑苏行》采纳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欣赏精致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醉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苏州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冲动--宁静。旋律多采纳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奇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接着是呈示部 A 段开始,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局部行板第一至第 15 小节(a 段)着重描写了乐曲的主题行。行板应稍慢一些,此段音调由昆曲的一个曲牌《节节高》演变而来。第二局部(b 段)在第 16 小节至第 27 小节在音响在 a 段有明显的区别。用弱奏(p)开始,在显示部第 16 小节,这一段又很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致,细致之处:水榭台前清清荷花池里,荷叶上几粒晶莹的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漂亮的蝴蝶在万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这些很平常毫不在意的情景把细心的游人陶醉了,a,b 两段有点有面,有粗有细。c 段由显示部第 28 小节至第 39 小节,力度比 b 段有了明显的增强,含有总结 a,b 两段之后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人们欣赏到美景之后冲动的心情。这一段也到达了整个 A 段的情绪高潮,该段最后两小节应作渐弱,渐慢处理,为下一局部的进入起先抑后扬的作用。开展部 B 段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和段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了鲜亮的比照。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是游人在休息时坐在亭子回廊的椅子上赞叹园林美景时心里十分冲动,兴奋的心理刻划;第二,也含有看见一群顽皮的儿童追逐于亭台小桥之间,嬉戏于假台水塘之畔,活泼而富有动感,气氛热的情景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