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启蒙教学大纲 第一课 一、中国简介 1、起源 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160 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 2000 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 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七音套笛”一共 7 支,即全按筒音为 A、B、C、D、E、F、G 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 bA、bB、# C、bE、#F 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 (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 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 F 调或 G 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劲。 3、竹笛的应用范围 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 (1)、全按为 5 (2)、全按为 l(3)、全按为 2 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 1、演奏姿势(图 2)站立照片。第一课:起源,定口形介绍竹笛的起源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160 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 2000 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学笛初始,能塑定一个好的吹笛口形,实在太重要了,好的口形能将气息集中的注入吹孔,从而保证基础发音会好,笛音会格外纯净、响亮。好的吹奏口形能让你的笛艺稳定提升。练习方法:1、面部呈微笑状,上下唇自然抿紧时,上唇稍向前突出。2、唇肌向左右两边稍拉开拉紧,口腔里呈 0 型,似含水状,喉咙放松,唇肌有点后移并紧挨上下牙床。3、在用力收紧时,两嘴角后移(可用弯曲的左手中指轻抵下巴,大拇指和食指指头轻轻附在两嘴角测试)此时,嘴角肌肉硬实(可用食指按压)。4、脸腮保持自然放松状态,不能鼓起。5、感觉口腔内有稳定而大的储气空间。6、从嘴角沿双唇合拢的缝线到唇中央的用力点是:两嘴角肌肉紧张硬实旁边的唇肌次紧张,唇中央肌肉相对松驰,唇肌有向中央微微收缩状,力点在两嘴角。7、唇中间人中处形成小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