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进展阶段,形成城乡经济社会进展一体化新格局。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快速进展,连续六年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保持第一。在经济快速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欠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缺乏有利于城乡统筹进展的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解决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科学进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步伐,建立推动城乡统筹进展的长效机制,开创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进展新格局。一、坚持科学进展,是推动城乡统筹进展的关键二是实现了经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近年来榆林依托丰富的优势资源,围绕“”“”“”建设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的目标,根据 加快做大建好 的要求,坚持实施 三个转化 的方针,强力推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业化进展进程突飞猛进,一大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在榆林相继落地,煤炭、电力、油气、化工四大支柱工业不断进展壮大,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7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三是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根据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立了环保优先、链条进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的进展理念。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淘汰 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 企业,下大力气关闭小煤窑、小兰碳厂、小油井,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提高了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率,进展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四是实现了由生态恶劣地区向绿色生态名市转变。近年来,仔细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 三个百树 工程,全面推行封山(沙)禁牧、舍饲养畜。目前,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 30%,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已占到沙地总面积的 86%,实现了区域性荒漠化逆转。五是实现了由强调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进展转变。过去榆林强调经济增长,社会事业进展相对滞后。现在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进展,在经济建设上着力“”推动能源化工基地,绿色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 两基地一中心 建设,在政治建设上着力推动依法治市,在文化建设上着力推动文化大市建设,在社会事业上着力抓“”了 八大民生工程 ,一批重大经济社会进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