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韩国新村运动历史背景及发展简介讲解

韩国新村运动历史背景及发展简介讲解_第1页
韩国新村运动历史背景及发展简介讲解_第2页
韩国新村运动历史背景及发展简介讲解_第3页
从 1970 年到 1982 年,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村运动”。这项运动起源于农村,旨在改变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运动为提高韩国农民水平,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新村运动”定义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指在政府援助下,地方农民通过自助、协作开展各项活动提高自身收入,整顿生产基础,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意识,活跃集体生活,从而全面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地区开发运动。二、“新村运动”的原型韩国总统前总统朴正熙在考察庆尚北道清道郡一村庄时发现,该村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修缮村内桥梁和道路,改变村庄环境,当地农民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朴进尔设想如果在全国农村开展这种建设运动,韩国农村地区会有很大改观。在 1970 年 4 月召开的地方长官会议上,韩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运动,简称“新村运动”。三、“新农村运动”发展简况(一)背景1945 年韩国光复后,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上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贫富矛盾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腐败,学潮频繁。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成功,随着国际交流扩大,科学技术频繁引进,国内经济结构出现失调;而国民伦理道德,无法用金钱购买也无法引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调整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政府有了雄厚的财力,有能力支持农村建设,客观的需要和实际可行,催生了“新农村运动”。“新农村运动”中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开发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开发,由政府支持、农民自主的家乡建设活动发动起来。政府向全国所有村庄每村免费发放水泥 400 袋,平均每户 4 袋水泥,并规定只能用于修建桥梁、公共浴池、洗衣场、修筑河堤、村级公路、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等公共事业,不得他用。当年全国 35000 个村中近半数村庄表现积极,完全出乎政府预期。1971 年,政府进行了一项调查,根据实际表现把各村分成三类,成绩最佳为自足村,表现一般为自助村,表现最差的为基础村。对各类村庄采取奖勤罚懒措施,对表现积极的村庄支持物资水泥每村由 400 袋增加到 500 袋,并另增1 吨钢筋。鼓励措施鞭策了后进,1973 年时全国村庄中基础村还占 1/3,到 1978 年时基础村已全部晋升为自助村,而自足村上升到 2/3。(二)“新农村运动”发展阶段韩国政府在推进“新农村运动”中,还制订了阶段性目标,每个阶段都超出了预期,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 年):这一阶段由中央政府内务部直接领导并组织实施,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