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视化管理的 5 种方法实现可视化管理的 5 种方法 实现可视化管理的 5 种方法:人的双目能够“看见”的东西非常有限——只能看见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东西。反过来说,人是看不见不在眼前的东西的。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我们会发现周围的很多事情“看不见”或“没有被看见”。公司是一个由很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集体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组织中,即便大家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个集体,也不容易“看见”这个集体的其他部分。就好像一个人假如一直在总部工作,就不容易“看见”现场发生的事情。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发了 IT 技术及时共享信息。事实上,不要说我们“看不见”其他部门,有时候就连自己眼前或者自己身边的都没能看清楚。比如坐在自己旁边的销售人员,他现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问题,这些假如不是有意观察的话,是看不见的。如此即便是自己身边最近的,只要没有这个心,你同样会“看不见”。可视化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为了弥补人类视觉的这个缺陷而产生的。 『可视力』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企业管理实践。我这里说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是因为作者关注的是公司的『现场』,而『现场』总是与『策略』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 当今的各种 ERP、CRM 等企业信息化手段,很多情况下不但没有增进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用潮水一般的数据信息遮蔽了人们的眼睛,使本该可视化的问题变得不可视。 愚以为、『信息化』解决的是企业工作流程之『结构』的问题,而『可视化』解决的是促使企业人员真正主动将效率在现场达成的『界面』的问题。 东方企业与西方企业的显著不同就是,东方人(或亚洲人)更有主观意识、更容易被直觉和情感所影响。我们今日很多来自西方的管理学,是把公司『机械化』,将每一个个体视为理性单元的存在。而对于非逻辑思维背景的东方人来说,『人治』往往才是真正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增进管理界面的『可视力』,不啻为一种增进企业人员主动性、从直觉和心理的层面上最大化企业效率的有力工具。 日本人的管理方式就是这样,往往看起来比西方管理学『土』很多,但你不能不否认它很有用。 日本人有一特点,那就是只要他肯讨论,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事情,别人不以为然的事物,他都能给你弄出个体系出来。或许正是这种极有条理化的思维方式,使得日本人在很多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看法。 可视力这名字大家应该都会觉得有点陌生,那什么是可视力呢?简单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