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和实践摘要:在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和实践中,采纳提升老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念、强化基本操作,优化实验内容,搭建开放实验室平台、改变考核方法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践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不能用人做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去探究生命的起源,揭开遗传的神秘,寻求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因此实验动物科学的进展能够促进生命科学的进展。实验动物学在相关高校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医学、实验动物专业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同行学习和参考。一、提升老师业务水平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提升老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任课老师需不断扩大自身面,提升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以此来提升老师的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以及实验技术。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加强老师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共享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材料;另一方面鼓舞老师外出参观、学术沟通甚至出国进修,来切磋教学体会,学习先进技术,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实验课堂教学。二、教学方法的改革1.提高实验教学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这与 199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课程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理论与实验课的比例调整为 1∶1,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又有实验的辅助,能够加深对有关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相关的记忆,也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如小鼠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的生长变化、怀孕期、阴道栓的观察、雌雄的鉴别等生理特性的学习,仅凭理论课老师的讲解和幻灯片的演示,学生印象不深刻;只有通过实验操作,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记忆深刻,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2.采纳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上实验课时老师借助课件回顾理论知识,讲解实验内容和方法,将每一个操作过程详细分解,列出操作的要领及观察的内容,以督促学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