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2013 年 12 月景观设计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篇不同的空间感受• 对人类来说,创造空间是对周围环境的有意识的自然行为。• 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景观把一些事物连接在一起,它们构成生机勃勃的空间,是精神飞跃的起点,这就是景观的内涵。• 景观期望创造空间。• 与建筑空间不同的是,景观空间没有顶,没有屋面。景观项目,比如花园、公园、庭院,街道等等,它们的尺度与外观都是独立的,只有天空是统一的颜色。景观是在地面,垂直面及天空间创造空间。边界越弱,面越突出你能想到更多吗?• 人和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间的效果几乎不依赖于测量上的尺寸;实际上空间传达的自然的感觉——狭窄的/宽广的,受保护的/开放的,依赖于观察者与空间中构成边界的实体的距离及观察者眼睛和实体的高差。评价一个空间是否均衡的标准就是人和空间的比例。• 对尺度的经验而非尺寸决定空间。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和被观察物体间的距离。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和被观察物体间的高差。在欧洲,雕塑的传统经验认为,人的视野决定了观看雕塑的最佳点。 比较建筑美术的视点 ( 比例为 3 : 1 ,相应的视角接近18°) 、严格的建筑视点 ( 比例为2 : 1 ,相应的视角接近 27°)及观察细节的视点 ( 比例为 1 :1 ,相应的视角接近 45 。 为了防止观察者不小心进入小于观察细节的地带 ( 形式会失真 ) ,在许多古老的纪念碑的这个界限边会放置绿篱、栅栏,铁链或高高的台阶。•一个空间通常不是从外部而是从面的中部体验的。•在一个 2 : 1 的空间,如果站在中间看也会感到 1 : 1 空间的局促感。如不希望有这种感觉,空间也不能扩大到 3 : 1 ,那么在外部布置有吸引力的视觉焦点 ( 如一个小广场、一个长凳 ) 或者至少设计一条穿过空间的小路也是个好主意。• 如果要寻求一定的隔离感或安全感,没有局促感,推荐使用 2 : 1 的空间。关键是要保证隔离感,边界和地面需要稳固的实体相接,如不透明、封闭的边界墙。长而狭窄的空间。在面上布置设施,使人最多的时间都花在短的那边上,能减少此空间的局促感。 如果使道路、广场等空间和主要空间的排列方向一致,且有通道联系二者,那么有可能在一个小面积里达到“广阔”的效果。如果一个空间的比例超过 6 : 1 ,会显得更开放和广大,边界处的封闭和安全感也大大削弱;这容易使人产生“巨大天空下的遗失感”,但是也能感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