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12 年—— 1949 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抗战前夕 (1927—1936) 国民党统治后期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在沿海地区出现; 初步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发展; 陷入困境;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 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 1912—1919 ) ---- 短暂春天1 、原因:(重点)2 、概况:3 、特点:4 、影响:1912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 yong )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也! —— 《工业建设会趣旨》 1 、“据统计,从 1912 - 1916 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 86 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张静如主编 16 页- 17 页) 1915 年 5 月 9 日 ,袁世凯基本上全部接受了“二十一 条”的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清华大学学生在焚烧日货当然用国货了!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实业救国”的口号与愿望刘鸿生(浙江定海人)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1914 年 8 月— 1918 年 11 月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国 别减少比例1915 年与 1914 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 1/5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 1/2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表明: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减少对华商品输出 1 )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 )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3 )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 、原因:巩固练习 1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