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二、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三、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四、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唯物辩证地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稳定发展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案例呈现: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战略比较经典论断 现在,我们之所以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这是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年 3 月 10 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 850 页。一、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一)提出四位一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背景 这一思想是我们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保障,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式部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社会是载体,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延伸阅读:安徽生态省建设的背景、内容与成绩)一、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