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空中花园介绍公元前 689 年为亚述王西拿基立所毁,不久又经新巴比伦王国重建。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前 605~前 562),该城达到极盛。新巴比伦人学会了用色彩明快的上釉砖建造主要纪念物,所以巴比伦城的色彩令人吃惊。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城墙。城墙以亮丽的蓝色为底色,由白、黄两色组成的狮子;公牛和龙的图案散布在城墙各处,由上到下一层一层地排序着,昂首阔步,栩栩如生。被后世人称为空中花园。约于公元前 539 年成为波斯帝国的都城。公元前 331 年马其顿军队入侵,巴比伦成为马其顿在东方的首都。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巴比伦城逐渐衰落。古希腊历史学家对巴比伦城多有记载,其中以希罗多德的记载最早。到公元 2 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直到 19 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 1260 平方米。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空中花园基本结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 kremastos 及拉丁文 pensilis 错误翻译所致。由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后(米底的公主米蒂斯)所建。(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 300 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而不是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KingNebuchadnezzar)。)空中花园总周长 500 多米,采纳立体造园方法,建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用石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天空。从远望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用大石柱支撑,层层盖有殿阁。为防止渗水,每层都铺上浸透柏油的柳条垫,垫上再铺两层砖,还浇注一层铅,然后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种植了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奇花异草,并设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城墙有两重,以泥砖或砖砌成,间有塔楼,其中外墙最宽处有 7.1 米。城的正门是伊丝塔尔门,高 12 米,双重,是为献给女神伊丝塔尔而建。进正门是南北向的游行大街,街道以石或砖铺筑。伊丝塔尔门和大街两侧均装饰有彩釉动物浮雕,动物横向排列。游行大街以西,伊丝塔尔庙西南方是主要宫殿区,即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南宫,由 5 个院落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