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个人总结张建坤在暑期“三下乡”这段时间,由于我主要负责调查肇庆市,所以我就拿我所调查的地方来简单说明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一共调查了肇庆市高要县白诸镇 15 个村庄,所做问卷数量为 55 份;据了解,这边农村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种地不挣钱,乡民间不愿种田的,送给亲朋好友种一般不收钱,或转租给一些承包商种一些经济作物,如马铃薯、蔬菜、砂糖橘、花卉等,价格大概在 280-1000 元/亩/年不等;另外,绝大部分农民都非常支持土地流转,但是由于缺乏宣传与鼓舞以及缺乏商家等问题,加上田地过于分散,所以这边土地流转迟迟不能顺利地流转起来。虽然土地流转的机制有着强大的政策理论支撑,但实施起来可谓步步艰难,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小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时代的热点问题,确立了“基于农民意愿以及广东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这样的主题,利用暑假“三下乡”以及其他空余的时间,先一起到肇庆进行了暑期“三下乡”活动,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通过与农民的亲身交谈,切实地了解到目前农民的土地处理情况以及关于土地流转的想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正式确立了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带来了农村经济进展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农民收入也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国家也逐渐地出台各种农业政策,以促进和鼓舞我国的农业的不断进展。但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进展深化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进展特别是农村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必定要求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利用方式。特别是我国经济的不断进展,农户的生活方式可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一直在说“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这句话放在今日来说,也许仍然是对的,不过也该打个折扣了吧?或者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了。那个农民依赖土地耕种以谋求生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或大部分的劳动力也找到了较稳定的工作,家里的劳动力缺乏了,田地因此被闲置。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种地不赚钱”(又或者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种地的边际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递减的)这个道理信任绝大部分的农民也深有体会,一个家庭假如生活条件好了,或者说父母有较稳定的工作了,也就会选择放弃种地了,因为一般农村家庭一年的粮食支出(不算肉类)也不到 1000 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个支出其实并不算什么大的问题。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许多农户也就不同意再种地了。这种现象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