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_第1页
1/3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_第2页
2/3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_第3页
3/3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步入进碧云洞口,抬头便可看见立于洞门岩石上高大的徐霞客石雕,他头冠长发,肩挎行囊,背负雨伞,风尘仆仆的宽袖长衫下,那曾经踏遍千山万水的步履,正从容的迈向前方,神情盎然。相关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初三,徐霞客从当时称之为普安州的盘县城(今盘县老城)去三十里之遥的丹霞山游罢归来时,“望三一溪北来,有崖当其南,知洞在是矣,遂下,则洞门北面迎溪,前有巨石坊,题‘碧云洞天’,始知是洞之名碧云也”。因此,后人便将此洞称之为“碧云洞”。碧云洞也因为徐霞客的造访和其名著《徐霞客游记》对碧云洞的生动描述而声名远播,为世人熟知。游春消夏的清凉世界据盘县老城一位长者彭云书说,碧云洞是盘县古城的排洪口,城内所有的河流都经碧云洞流出境外,老城里三条小河汇成三一溪后,在碧云洞里弯弯曲曲绕了 18 道弯,便流出古城。三一溪流经的地下暗河河口,便是人们通常说的“水洞”。碧云洞分为三层,下为水洞,中为天洞,最上面则为干洞,干洞是碧云洞最为雄伟的部分。《徐霞客游记》里也写道:“土人以此为水洞,以其上有佛者为干洞,始向明窗之下,旋转而东,拾级数十层,復跻危崖之根,则裂窍成门。其门亦北向,内高二丈余,深亦如之……”徐霞客此段文字所记,就是水洞上方的干洞了。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潜修于这里的湖北籍人士陈兰田,依势垒筑,扩建殿宇,始得悬着“碧云洞”匾额的山门、斗拱飞檐相映的“百子台”、立于岩巅的“三清殿”等庙宇建筑群,配之以干洞里的形状各异的石刻佛像,在峭拔险峻的悬崖绝壁下,在拔地参天的繁荗古木中,衬托着三一溪水流入的水洞,组成了碧云洞这个游春消夏的清凉世界。如今,碧云洞已建成对外开放游览的公园,每年正月二十三日,为游碧云洞的日子,当地人称为“游百病”,即游洞免灾之意。近年,政府修葺了“碧云园”、“廊庙飘香”、“柏径园”、“碧云洞天”等建筑景观,信佛者又在干洞原寺庙的旧址上,修葺了香火不断,鼓磬常鸣的“碧云寺”,让碧云洞的风貌更具有了层次无穷,蕴籍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南洞胜游天下奇观碧云洞除了独特的洞穴以外,在天洞内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摩崖石刻群。摩崖字体多样,内容丰富,书写者也不乏地方名人,文人骚客。明嘉靖三十年(1551)所编纂的《普安州志》在更订普安州十景时,将十景之一的“南洞胜游”更订为“碧云佳兴”,得“碧云洞”之称。碧云洞摩崖石刻数量较多,位于内外洞壁上。主要有“水洞”、“廊庙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徐霞客造访碧云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