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广告赏析论文目录引言 2一、微电影广告的定义 2二、微电影广告的产生 3三、微电影广告作品的特点 3(一)微电影广告受众的双重定位 4(二)微电影广告的草根性 4(三)时间“微”,剧情“全”4(四)故事的“新”、“奇”、“特”5(五)注重社会影响 5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6引言微电影广告,采纳了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增加了广告信息的故事性,能够更深化地实现品牌形象、理念的渗透和推广,能够更好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微电影广告,仍然是电影,不同的是,产品成为了整个电影的第一角色或是线索,时间上微电影远远比电影短小精悍。一、微电影广告的定义我国微电影广告进展较晚,业界和学术界临时还未对微电影广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基于目前学界对于微电影的讨论成果,将微电影广告定义为:由广告主付出代价,以新媒体为主要投放渠道的经过科学提炼与艺术加工的“类”电影视频广告短片(时长在 30 秒—300 秒之间),以期达到品牌故事的讲述和企业形象与品牌理念的传播目的。[1]微电影广告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处于移动状态和短暂休闲时间目标受众。二、微电影广告的产生随着中国网民素养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阔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纳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去年底在网络上一夜走红的微电影《老男孩》,背后是雪佛兰的冠名,姜文执导的《看球记》是与佳能合作,而莫文蔚主演的《66 号公路》,则是凯迪拉克的定制作品。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微电影整合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在传统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行情下,微电影营销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更为优越的表现形式,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广告营销新阵地。而最初的微电影广告应该追溯到 2024 年由吴彦祖主演的微短片《一触即发》。这部由凯迪拉克赞助拍摄的作品与现代“微营销”相结合,通过 90 秒的“微时间”讲述了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 Lia 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