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还需心药医一、人难免不患心理疾病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实际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心理不健康易产生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与身体的疾病一样,有轻重不同之分。心理疾病的范围很广。一个人一生中难免不患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就象一个人一生中难免有头痛脑热一样。例如,由于焦急而头痛,就是心理疾病。因生气而失眠也是心理疾病。过于胆小,性情过于孤僻,这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的人出门时锁好门之后,还要再回去推上几下,有的人写好信放进信封里,还要再抽出来看看。这类过虑的事情,假如已成习惯,也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由于不注意心理卫生而影响了生理健康的事是很多的。如:有人很注意按时睡眠,可是躺在床上却又浮想联翩,因而情绪激动,难以入睡;有的人很注意锻炼身体,每日早晨跑步,可是情绪却不稳定,因此身体还是不好;有的父母很注意自己孩子的营养,但却常常在吃饭时训斥孩子,结果孩子的恐惧情绪通过大脑的神经活动,影响了肠胃的消化功能,造成食而不化,使食物的营养作用大为降低。可见心理疾病并不少见。因此,注意心理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二、年龄、环境和心理卫生那么,心理卫生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儿童期:人在儿童时期的心理进展,常和他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有关。例如,父母不和常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变态;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过分冷淡,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学习负担过重和神经系统长期过度紧张,能引起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少数儿童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养成吸烟的习惯,甚至打架斗殴等等,这些都是儿童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青年期:进入青年时代,求学、就业、恋爱等问题相继出现。在这些问题上都有各种心理反应需要妥善解决。如有些临时尚未就业的青年易对个人前途焦虑不安,甚至自暴自弃;有的求知欲望未能得到满足,情绪低沉;有的因恋爱出现波折,心情抑郁沉闷,以及对婚姻的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对青年人的心理影响都很大。中年期:到了中年,虽然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都比较稳定,但是对子女的升学和就业的焦虑、对子女道德品质教育等的操心以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等,对中年人的心理仍然是个冲击。老年期:老年人退休后,如无所事事,容易滋长老朽感;若子女成家,离居各处,则易产生孤独感。因此退休后的老年人,也有心理问题。除此,不同群体中的心理卫生,也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