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技术进展讨论计算机类职称论文摘要:在计算机的三大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中,数据处理方向的应用占有 70%的比重,数据处理的核心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进展到今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变迁与进展,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数据管理技术还在不断的进展与完善中。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进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人工管理阶段这一阶段是指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前,一般公认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 1946 年诞生,这期间,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它工作还没展开。硬件方面:还没出现可直接存取数据的存储设备,主要依靠磁带、卡片和纸带来读写程序和数据。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还没产生,也无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主要依靠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由于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人工管理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① 数据不保存。计算时数据与程序一起输入内存,运算处理后将结果数据输出,随着计算任务的完成,数据空间随着程序空间一起被释放。② 数据服务应用。数据处于从属地位,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应用)。数据与程序不独立。③ 数据组织依靠人工。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等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安排。二、文件系统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60 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也开始大量用于信息管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问题成为紧迫的需要。硬件方面出现了磁盘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产生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迅速进展起来。这一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以下特点:① 数据可长期积存。对数据的维护与使用提供了可能。③ 数据相对独立。数据可被多个程序重复使用。④ 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随着数据管理规模的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系统显露出以下三个不足:② 数据不一致。由于存在数据冗余,在对数据进行更新操作时,就要通盘考虑,稍不谨慎,就可能造成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仅对文件系统及功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