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代价——始料不及的发明科学发明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心智活动。只有通过发明,科学的“点子”才能真正“物化”,变成实在而管用的东西并造福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家受到缅怀和崇敬,他们的故事代代流传,但我们很少听到一个叫米奇里的人。有史学家称他为“20 世纪最声名狼藉的发明家”,这个评价也许稍欠忠厚和公允。平心而论,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不少便利,还得益于米奇里的贡献;但人类面临的几项重大环境灾难,却要丁一卯二归咎于米奇里的“鼓捣”和“折腾”。乙基汽油功罪录假如说“需要乃发明之母”,那么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汽车工业便处在最迫切呼唤发明的生长期。米奇里的老板凯特林 1912 年发明了汽车的马达点火,让用户摆脱了摇把启动的费劲和危险,令妇女和老人都能成为汽车一族。那时还有个突出的难题,便是气缸运行中常常发生的“爆震”,即火花塞把压缩混合气体点燃后,缸内远处油气因高温高压而在火焰到达前便自行燃烧产生“逆火”,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并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这种频发性“早搏”带来了功率下降、耗油增加和机械损害。工业界用“辛烷值”作为燃料的“爆震”指标,将极少“爆震”的异辛烷的辛烷值设定为 100,极易“爆震”的正庚烷的辛烷值设定为 0。燃料的辛烷值越高,抗“爆震”能力就越强。而当年汽油的辛烷值最多达到 40,克服“爆震”成為汽车行业进展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凯特林把繁难使命交给了得意门徒米奇里。出身发明之家和发明之乡的米奇里果然不负众望。他把一台单缸发动机装上透明的石英窗口,通过快速照相讨论“爆震”中火焰传播失序的机理。他在反复挫折中逐渐扬弃爱迪生误打误撞的“试错法”,改用以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为指南的“猎狐法”,沿着碘、硅、锗、锡等元素逐步逼近目标。1921 年 12 月 9 日,米奇里终于找到一种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理想添加剂—四乙基铅。它廉价、易得、无嗅,10 加仑汽油中放进不到 1 盎司四乙基铅便能完全消除“爆震”。四乙基铅一时被誉为“上帝的礼物”。1923 年 2 月 2 日,四乙基铅汽油第一次在俄亥俄州戴顿加油站对公众出售。次年 8 月,由通用汽车公司和标准石油公司合资开办的乙基汽油公司成立,杜邦公司也加入合作,米奇里担任副总裁。含铅汽油从此大规模涌向市场,该公司也很快跻身美国前 10 名化学工业巨头。“爆震”的消除也带来汽车销量激增,让美国更快成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