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改革和学校进展总体要求,结合我校青年老师实际,紧紧围绕敬业态度、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青年老师的道德水平、学科素养、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综合素养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老师队伍。二、培育对象:教龄五年以内的老师以及调入本校未满三年的 30 岁以下青年老师。三、培育目标:“”一年合格,二年胜任,三年成熟 。三年内,使新老师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三年后,使青年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能开展教科研工作,适应学校教育、教学进展的需要,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四、具体措施:(一)培育形式:聘请本校优秀老师与新老师师徒结对,并签订师徒协议书,使新老师通过对师傅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师傅的具体指导,不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二)培育内容和途径:1、培育内容: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学科课程标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学校考核方案、课堂教学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等等。2、培育途径:师徒共同备课讨论,互相听课、评课、沟通教学经验,撰写心得及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三)培育计划:期初指导老师根据新老师和学科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新老师培育计划书》,新老师根据指导老师拟定的《新老师培育计划书》制定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新老师成长计划书》,学期结束,指导老师和新老师都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培育、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四)培育过程: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培训。1、每一节课备课教案给师傅审核修改。2、新老师每天记录一次教学心得和反思。3、每一周师傅和新老师至少互听 1 节课,4、新老师每月撰写一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或学科教学杂志的读书笔记。5、新老师在师傅指导下每一学期开一节教学汇报课。加强新班主任实务培训。1、师傅每天告知新班主任当天的班级日常管理内容和德育要求。2——、师傅每周审核修改新班主任德育两课教案班会课、专题教育课。3、新班主任每学期末总结归纳班级管理经验得失,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4、师徒每月共同参加班主任例会,解读、研讨。五、考核管理1、学校加强对师徒活动的管理,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或深化师徒中了解情况。2、建立新老师培育档案,仔细做好活动的各项记录。3、每学期末,结合《xx 小学新老师考核表》对新老师进行量化考核。“”老带新 老师培育工作计划我校本年度新进老师多,且大部分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生。而他们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