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方兴未艾的福建寿山石雕

方兴未艾的福建寿山石雕_第1页
1/2
方兴未艾的福建寿山石雕_第2页
2/2
方兴未艾的福建寿山石雕福建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其开采与利的历史已有 1500 多看。从目前的科考情况来看,最早讨论寿山石的专著分别是《观石录》和《后观石录》。20 世纪初,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寿山石的矿物学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出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地开石。近几年,随着政府不断地推广寿山石文化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寿山石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由于寿山石品种繁多各异,对其识别和标识主要以矿脉和洞口命名。这种依据当时采矿的洞主或洞口形状的品种命名方式,是当地石农约定俗成的,一直延用至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寿山石文化的特色。用寿山石加工成的工艺制品,称为寿山石雕。其石雕技艺的起源,有物可鉴。从福州出土的南朝(公元 420-589 年)時代以寿山“老岭石”刻制的“卧猪”考证,早在 1500 多年前,寿山石已被开采利用。福州地区从宋代墓葬中出土的,除各种寿山石俑外、还有文臣俑、武士俑、民俑、仕女俑和动物俑等。寿山石柔而易攻,其密度在 2.5-2.9g/cm3、摩氏硬度在 2-3 度之间,是理想的印材,逐渐走近了人们的视线,自些寿山石印材与书画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明朝李贽的寿山石印章,到清朝的清贡文玩、雕件印玺,我们不难看出寿山石雕的技艺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寿山石进展的鼎盛时期应属清朝,此间名家辈出,逐渐形成福州石刻的“西门”与“东门”两支艺术流派。“西门派”刻制的各种印章,各种兽钮、线刻与“薄意”等,“东门派”除刻各种印章钮头外,还善于利用石之自然形状与俏色,刻制各种人物、动物等等。清朝,对寿山石的讨论已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福州著名学者高兆与客居福州的浙江文人毛奇龄,写下寿山石专著。他们对各石种加以生动的比方与描述,并提出了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的三坑分类法,这种分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并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寿山石雕刻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由于新农村合作社会进展使各流派艺人汇合在一起,互相沟通学习,切磋技艺,各有专长,使寿山石雕技艺得到长足的进步。加之寿山石进行有组织、大规模的采掘。大块石材的出现,使艺人们能更好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与集体智慧。涌现出像郭功森、周宝庭、冯久和、林享云等一代大师及一大批中青年工艺师的出现,为寿山石雕添砖加瓦。这里笔者不得不提到,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寿山石迪雕刻的进展所做的贡献。其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方兴未艾的福建寿山石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