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讨论【摘要】为了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针对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与思考。【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一、前言機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各个工科专业的培育体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育学生具备机械工程专业设计与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具备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是多学科理论和实际知识的综合运用。二、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现状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我校石油工程、海洋工程、安全工程等主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只有 48 学时,却囊括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所有知识,而且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很多,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等,各个专业的先修基础不同,课堂上针对基础薄弱的部分还需要适当补充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和本课程衔接。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程没有设置实验环节,这就造成了往届学生只会空谈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对于理解的不够透彻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针对这一教学现状,亟需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理论教学只有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为此,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从现有的实际教学条件出发,有地实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首先,面对学生开放了机械零件模型室,带领学生参观这些模型,分组进行了减速器的拆装实验,并展示了一些演示性实验。这些都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自愿完成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几乎全部同学都参加了进来。通过模型的演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于课堂知识的教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