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杠杆类工具的讨论(精品)[图文]杠杆类工具的讨论(精品) 【篇一】 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是六上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初步了解到杠杆有省力、费劲和不省力也不费劲之分。本课中学生将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推断是否省力。但是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学生对于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希望用较多的常见杠杆类工具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讨论,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通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劲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杠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 对不同类型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推断是否省力的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1 支长竹筷、螺帽或其他重物、钩码、棉线或钓鱼线、塑料圆盘。 老师:杆秤、撬盖的铁片、开瓶器、镊子或夹子、油漆桶、汽水瓶、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工具叫什么吗?(杠杆) 2.根据我们对杠杆尺的讨论,杠杆按省力情况可以分成几类呢?(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省力杠杆、费劲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杠杆。) 3.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劲?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 4.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杠杆类工具。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