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当他们看到某个潜在的可造之材时,他们会拿过来做储备我大概属这种情况吧。两天后我进行了第一次面试。女面试官是 HR 经理,男面试官则是浙江地区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很忙,没一会儿就有事出去了,面试基本就是我与 HR“”经理 一对一 。很多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介绍一下你自己等等。当她问到我为什么想离开现在的公司时,我说,其实倒不是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我只是希望自己有更好的进展。这完全是我的真实想法,假如不是 G 公司,那时候的我并不想跳槽。HR 经理接着问我,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我略想了一下说了个 5000 元。我想 HR 经理对我的要价很不以为然,因为她紧接着对我说:年轻人不该让收入成为职业“”进展的 瓶颈 ,进展是第一位的。我并没有顺着她的意思,还是明确地表达了我的意思:进展是很重要,但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也很重要。在面试即将结束时,面试官给了我一个建议:以我当时的经验与能力,去直接销售部门可———能还不能完全胜任,她建议我换一个职位维护合同。这其实是个售后服务部门。G 公司是个大公司,部门很多,分工很细。对于这个建议我也表示认同,所以我答应考虑。事实上我也不想赶回来参加面试:首先,我觉得 G 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有良好的培训体系“”和储备计划,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公司那样对人才 求贤若渴 ,我这样的人若想摆谱是不知天高地厚;其次,我觉得自己入医疗器械这一行不久,经验、人脉都不足,此时进入GE 未必是最好的时机。G 公司人才济济,他们当然希望招熟手,能很快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当时的我与其匆忙进入很快被淘汰,倒不如在小公司充分地历练。找好工作一定不能心太急,掌握时机很重要。我信任,只要自己同意进 G 公司,以后总会有机会。第 2 次:主动出击,我又与 G 公司连上了线 2024 年 6 月,我觉得在当时的那家公司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工作已无法让我充满激情,这时我真的想跳槽了。我的目标不变,还是 G 公司。我知道像 G 公司这样的公司不可能再主动来找我,那我就实行主动。销售经理说,他的部门临时没有职位空缺,但是他们最近会有一个技术销售的培训生计划,问我是否同意考虑。培训生有底薪,但没有奖金,半年内没有销售指标。条件比先前是差了很多,但我还是答应了,因为那时的我想跳槽,而且最想去的还是 G公司。第 3“”次:有点多余,炒的是第一次的 冷面 两个星期后,G 公司又通知我去面试。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