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史料教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20 世纪 60、70 年代以来,史料教学首先在西方逐渐进展起来。在我国,随着教科书中引用史料的不断增加和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比重的不断加大,史料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2024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专门就史料教学问题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建议,新编高中历史教材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将越来越明显,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准确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四方面阐述史料教学对历史教学的作用。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课的史料包括《兰亭序》《玄秘塔碑》《曹全碑》《化度寺碑》《多宝塔碑》《肚痛帖》等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不仅激起学生对书法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加深对中国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二、有利于增加教材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的现有结论,这会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进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面貌,既增加了教材的灵活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老师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有学生在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大意“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后认为这份《田律》禁令,不但有利于保护植物林木、鸟兽鱼鳖,而且有利于保护水道,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