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科医生的养成未来医学将从治疗疾病向服务健康转变,卓越的全科医生将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培育学子的重要阵地。在欧美国家,全科医生约占执业医生总数的 30%~60%以上,卫生服务的业务总量约占 50%以上,执业的全科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执业,而且可以服务于多家医疗组织,收入超过大多数专科医生,社会认知度很高。面对国内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全科医生的培育将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全科医学概念,初步建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资格准入制度,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2024 年中国仅 7.8 万注册全科医生,整体素养偏低。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 7.8 万名。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4 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 2—3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届时将有 30 万—40 万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他能够从事内、外科等若干领域的服务。全科医生面对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家庭和个人健康的保护人和普及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以其独特的态度和技能,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是医生中的多面手,这种多面手一直存在于整个医学进展的历史过程中,其作用是任何其他专科医生所无法取代的。全科医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但全科医疗在西方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1968 年美国成立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全科医学专业学科正式诞生。1972 年世界全科医师学会成立,全科医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推广。目前全球超过 50 个国家建立了全科医师制度,欧美各国在高等医学教育基础上法律规范全科医生培育制度,严格注册准入管理和竞争性淘汰机制保证全科医生高质量,形成了相对法律规范的全科医生培育制度。全科医生的面对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家庭和个人健康的提供者。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科医生的作用在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科医疗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