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音乐教育论文篇一: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论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制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与讨论中我总结了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一、充分发挥音乐角的作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幼儿创设科学.有意义的区域活动,既能提高和促进我们的教学,又能使幼儿的制造性得到充分体现。“区域活动”既可以看作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又可以看作教学效果的检验。而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动的艺术,音乐区是幼儿个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的最佳场所。很多幼儿来园后第一个选择音乐角,这说明幼儿需要这种美好的体验。老师在制造音乐角时首先要明确创设的目的。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培育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作为重点,其次是培育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在准备材料时,要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先出现一些幼儿容易敲击的乐器,手铃、响板、撞钟等。随着幼儿打击乐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一些复杂的乐器,让幼儿更加灵活而逼真地表现音乐形象。针对我班女孩子多,喜爱跳舞的特点,还增添了彩条、绸带、纱巾及简单的舞蹈服装等,供幼儿自由表演,达到唱跳结合,动静交替。活动区的精心创设,并非装饰,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教育作用,让孩子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但对小班幼儿,老师必须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如何使用乐器,如何跟着音乐敲击,与小朋友之间怎样合作等。这就需要老师既做指导者又做参加者。与集体教学的有机配合,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老师可以把重点和难点在集体教学中渗透,个别辅导放在角落活动中进行。比如学唱歌曲可以全体进行表演,边唱边跳可以在角落活动中老师辅导或引导幼儿自编自演,还可以编成打击乐进行节奏训练。同时为园里的大型娱乐活动幼儿的表演项目提供了可能。音乐角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是运动量最大的学习区,它可以通过舞蹈、游戏、律动等多种方式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乐,孩子们边唱边跳,手舞足蹈,无形中加大了幼儿的体能训练。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增强协同合作的能力。二、为幼儿制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音乐氛围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进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进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